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2022可能比过去两年还要紧巴巴,克强总理怎么说?

今年以来,GDP增速一路大幅下滑。
365j.me 2022可能比过去两年还要紧巴巴,克强总理怎么说? 2022可能比过去两年还要紧巴巴,克强总理怎么说?

       今年以来,GDP增速一路大幅下滑。

         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从第二季度开始,在经济增长率大幅放缓,第二季度GDP增长7.9%,比一季度的18.3%大幅滑落10.4个百分点;第三季度进一步下滑到4.9%,比第二季度滑落3个百分点;第四季度增长4.0%,比第三节度又滑落0.9个百分点。

       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市今年开年就变成绿脸,一路惨跌,至今还在3000点上徘徊。

        上周,宁德时代下跌15%,医药基金一片惨淡。似乎“2022年比2021年还惨”正在应验中。昨天,金融、地产板块再次惨跌,万科大跌4.44%,招行下跌2.96%。

       曾经是中国支柱产业的房地产也很惨淡。

         万科集团年会上,董事会主席郁亮表示,房地产行业已经入了黑铁时代,正在缩表出清,这会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一年。

        互联网企业更是在磕磕绊绊中被摔打,包括腾讯、阿里在内的大量民营公司正在重新寻找自己的定位。

        互联网巨头们度过了暴风骤雨般的一年:大佬们退休的退休,沉默的沉默,躺平的躺平,送股票的送股票。

         马化腾在2021年底的员工大会上表示,腾讯只是国家社会大发展期间的一家普通公司,是国家发展浪潮下的受益者,并不是什么基础服务,随时都可以被替换。言辞中透着悲观和无奈。

         这都还是在央妈全力放水的情况下发生的。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数据,1月末,M2余额243.1万亿元,同比增长9.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8 个和0.4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1.39 万亿元,同比下降1.9%,剔除春节错时因素影响,M1同比增长约2%。流通中货币(M0)余额10.62万亿元,同比增长18.5%。

         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6.17 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9842亿元。环比2021年1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多增3.8 万亿元。

         形势不能说不严峻!

         正如中央所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叠加。

         所以,李克强总理警告:中国发展遇到的新挑战交织叠加、超出预期。

         李克强最近不止在一个场合要求坚持政府过紧日子,集中财力保减税降费政策落地、保基本民生和基层运转。

         财政部从去年中期开始就不断强调过紧日子。1月2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2021年全年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表示,强调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各级政府都要过紧日子。为此,要严控政府支出,提高财政资金绩效,包括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腾出更多资金用于支持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

         所以,央妈就站出来大声疾呼:政策的要求是发力……靠前发力!央妈更警告,如果不及时回应市场的普遍关切,就“哀莫大于心死”,后面的事就难办了。

         为何总理和财政部同时呼吁要过紧日子?

         为何央妈担忧“哀莫大于心死”,疾呼政策靠前发力?

         应该是宏观经济出了大的状况,从而严重影响到财政状况。

          2022年,将是更加困难的一年,也应该是让企业休养生息的一年。

         如何突破艰难?

          苦一点不怕,最怕的是预期不明朗和宏观政策部对症,更关键是企业经营的环境不能收紧,而要宽松、在宽松。

        实际上,只要踏踏实实按照李克强总理最近的要求去落实,终究会渡过难关。

        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壮大市场主体。他说,中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是基础性制度,而企业是主体。要提振中国经济动力,关键是要振兴投资者信心和消费者信心。

        去年11月1日,李克强在考察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并召开发展壮大市场主体工作座谈会时也曾强调,1亿多市场主体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底气、韧性所在,是稳住经济基本盘的重要基础。

         11月22日,李克强在上海的座谈会上再次强调,中国现时有1.5亿户以市场运作的经济单位,各地方政府要把保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作为政策着力点。       

        李克强总理要求各级政府,要为市场主体生存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他提醒各地方政府要为市场主体生存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他指出,各政府管理、监督机构要针对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困难,制定新的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破除制约市场主体发展的不合理限制,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

        为此,他特别强调“放管服”改革,对官僚主义釜底抽薪。 2020年9月11日,李克强在深化“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现场,指出在改革过程中有的官员“为改而改、自拉自唱”“只要权力不要责任”。

         李克强曾为之做注解,“‘放管服’改革实质是政府自我革命,要削手中的权、去部门的利、割自己的肉。计利当计天下利,要相忍为国、让利于民,用政府减权限权和监管改革,换来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释放。”     

         李克强总理疾呼:反对运动式、冒进式、一刀切措施。他指出,在出台相关经济政策措施时,要避免采取运动式、冒进式、一刀切措施。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保证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实际上,不要搞多少花架子,不要像国足那样好看不中用 ,只要踏踏实实做好李克强总理说的几件事,不说是扭转乾坤,很可能可以 化解很多难题。              

推荐阅读
Facebook 脸书
Twitter 推特
Reddit
Telegram
WhatsApp
Email 邮件
PRINT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