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主编似乎正在远离那种激进和愤青式的宣泄-不知道是否因为担心被“社死”?
这里单说后一件事,尽管这事媒体多有报道,大家也知道了,这里还是赘述如下:
9月6日,胡主编撰文主张,中秋节各地应当取消出市出省的限制,“十一”应当鼓励旅游业的全面恢复。
胡主编说,我们一方面要认真汲取上一轮多地失守的具体教训,另一方面应当考虑采取鼓励全面恢复旅游业和相关行业的积极政策,充分释放中国动态清零机制对经济社会活动的动力和保护效应。
他表示,他是从国际上来回看这个问题的。这是一个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的防控路线除了首先面对国民,也在彼此较劲。
大概是担心舆论批评,他不忘批评美国和西方彻底输了防疫的前半场,既输了人道主义,也输了经济复甦,在以“法不责众”的逻辑赖掉抗疫失败的种种责任。
但他话锋一转说道,“中国的动态清零政策必须经得起下半场的竞争,我们不仅要继续保持人道主义的优势,单从经济指标看,我们也要能够全面压倒欧美的所谓‘群体免疫’路线”。
有了这番表态,才安心说出他的主张:
胡主编说:“中国这些天已经连续实现本土零新增或只有极个别线索清楚的病例。那么前段时间各地无必要不外出的政策应当调整了,中秋小长假应当放开出行”。
他进一步建议:十一这个黄金周,应该鼓励人们一边采取科学防范措施,如戴口罩、注意卫生等,一边正常开展各种假日活动。即使这期间有个别地方出疫情,“那是我们要面对的情况,我们不能躲它,而要对付它,进一步积累全国性假期中应对疫情的经验”。
看了胡主编以上主张,是不是跟张文宏的意见很接近,甚至可以说完全一致。
说到这里,我认为胡主编的主张是有道理的。
在动态清零和普遍接种疫苗的情况下,中国应该全面恢复正常生活和正常的经济活动,以便应对新的全球竞争态势。
在一些人以激烈言辞批判张文宏的防疫主张的背景下,一直站在舆论场前言阵地的胡主编公开发表跟张文宏相同的防疫主张,很有点反潮流精神,可以说是胆大了。
当张文宏7月29日凌晨发布微博提出“要学会与这个病毒共存”时,激怒了“清零派”或“封城派”,其代表性人物、原卫生部部长高强怒怼:“与病毒共存”绝不可行,人类与病毒是“有你无我、你死我活”的关系。
于是争论双方分列成了两个“阵营”:“主张清零派”和“支持共存派”。
实事求是地说,“封城”在去年抗疫中起到显著作用,也很快做到了“清零”。但时至今日,疫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新冠病毒已经流感化,事实上已经跟人类共存了;另一方面民众已经普遍接种疫苗,所以是否要延续“封城”和限制出行的做法,就值得重新研判了。
事实上,如果新冠病毒已经流感化,就意味着新冠病毒将长期存在。因此,是否应该采取更为积极的防疫政策,提倡个人和公共卫生,外出戴口罩和社交距离,而非动辄“封城”-这是短期有效的政策,长期则不可持续,否则社会经济活动停滞,民生和人民生活将受到严重打击。
再从实践上看,张文宏的防疫抗疫理念在上海实施得很好,去年第一波疫情爆发,上海确诊病例就很少,也没有像其它地区那般张慌失措,一“封”了事;第二波疫情袭来,上海没有被侵入,社会一切正常,正常的秩序,正常的消费,正常的交往,正常的经济活动 ……
所以,根据上海经验和自身体会,上海人都很相信张文宏,无不挺张文宏。
特别是在张文宏被围攻之际,上海市委书记李强专程前往张文宏实验室考察,无异于代表上海市官方公开挺张文宏。
现在,大名鼎鼎的胡主编也公开发表跟张文宏相同主张,是从另外一个侧面的声援吧。
当然,胡主编并非只会放炮,他是猛张飞粗中有细。他巧妙地回避了“清零派”和“共存派”之争,而是从节日旅游的角度,即从恢复经济和正常生活的角度,主张各地应当取消出行限制,应当鼓励旅游业的全面恢复。
因此,他在主张全面恢复旅游时,强调这“充分释放中国动态清零机制对经济社会活动的动力和保护效应。”等于也肯定了“动态清零机制”的作用。
——哈哈,好一个狡黠的胡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