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精英层已经把中国视为势不两立的敌人,正在想尽一切办法,在中国还没有真正强大起来以前,让中国重新回归“闭关锁国”状态,以阻止中国对已经陷入困境的美国的挑战。
人们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并没有侵略其他任何国家,也没有对美国构成军事威胁,一再表示不称霸和无意挑战美国领导权,中国在南海、钓鱼岛、台湾、香港、新疆所做的一切,都是维护自己的主权,为何美国要这样全面围剿中国?
问题出在美国的战略误判上!
而当年邓小平设计改革开放的前提条件,就是争取美国支持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尽力避免美国及西方的对中国的战略误判。
在邓公的战略布局中,首要的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搞建设,任何时候、任何事情都不能动摇这一中心任务,除非出现战争。
所以,他需要中国改革开放,需要为中国争取一个和平环境,避免与美国交恶,避免与西方冲突。
中国改革开放就当时的情况看,就是对西方开放,首先是对美国开放,而只有跟美国及整个西方改善关系,才有可能实现和平建设的环境。
邓公认为,美国可以用先进的东西帮助中国实现现代化、富起来。
在邓公眼里,对美关系是中国优先考虑的外交关系。邓小平多次强调,对待中美关系决不能像玩牌那样换来换去,而要从战略的角度、政治的角度考虑问题。
但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崛起,引起了美国对其世界霸权地位受到挑战的担忧,而且疑虑一个强大的中国可能对美国构成威胁。
美国的第一个战略误判:中国崛起威胁到美国领导地位
邓公的目标就是国家强大、人民富裕。但他清醒的认识到,中国的崛起将会引起美国的担忧。
为此,他希望中国低调完成现代化发展目标。
实事求是地说,中国崛起并非导致美国战略误判的最主要原因。
14亿中国人有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权利,没有人有正当理由反对中国经济与国力的发展。中国的崛起可能会引起美国的潜意识不安,尤其是那些极端反华的保守派,但不可能是整个美国一致把中国视为“对手”的正当理由。
有个因素引起美国的紧张:高涨的“厉害国”民粹主义。
近些年来,国内民族主义思潮不断膨胀,从若干年前“持剑经商”的《中国可以说不》、《中国不高兴》,到“厉害了我的国”,可以看到这一思潮逐渐膨胀的轨迹。
特别是一些媒体和砖家不恰当地渲染,“中国将在不久将来取代美国”,“美国与中国必有一战” ,甚至重回“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的反帝语境。
这些高调派的言论,在社会上拥有为数众多的支持者。实事求是的讲,民众在信息获取和国际政治知识方面是弱势群体,很容易被煽情;这反过来又成为一些公知自信的资本,通过不断拔高的调子,圈粉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于是,比谁更强硬、更耸人听闻的话语层出不穷,高调派在舆论传播上占据了优势地位。
这些“厉害国”和反美情绪交杂在一起,交相呼应,相互强化,让美国人很不爽,由此产生了严重警惕。
这与邓公要求的低调背道而驰。
邓公大概警觉到会出现这种现象,曾告诫道:不随便批评别人,指责别人,过头的话不要讲,过头的事不要做。在外交活动中,要趋利避害,不为自己树立对立面。要埋头实干,发展自己,而且越发展越要谦虚。
第二个战略误判:中国有所作为被误读为把它赶出亚太
尽管邓公希望中国有所作为,但反对强势行动,特别是对周边国家的主权争议,他主张暂时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邓公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摆在那里,自然是世界一级,抢不走的
为了打破美国对中国发展的疑虑,邓公一直坚持“不称霸、不当头、不结盟”。而且把“决不出头”作为一项外交方针,一个根本国策,而不仅仅是一个策略。
邓公反复讲,中国永远不称霸,中国也永远不当头,“这个头我们当不起,自己力量也不够。当了绝无好处,许多主动都失掉了。“
但是“不当头”,并不意味着什么都不干,特别是涉及到中国主权和领土安全,中国不能置之不理。
当中国在钓鱼岛和南海维权,特别是建立东海识别区和在南海岛屿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在中印边境冲突中寸步不让,坚决维护香港、新疆、西藏社会稳定,坚决反对“台独”、“港独”、“疆独”时,美国及西方国家却认为中国放弃了“韬光养晦”,实施强势外交,甚至用“战狼外交”一词定义。
在美国的霸权政治认知中,中国近些年来一系列维护主权的行动,被理解为对外扩张的行动,从而认定中国在亚太地区与以美国为首的世界文明秩序,构成了威胁。
美国甚至认为中国要把美国赶出亚太!
第三个战略误判:中国科技强国挑战了美国优势地位
在美国的意识里,中国应该遵循既有的产业链分工,本分的守在中低端制造领域。它能够默认中国成为一个世界工厂,而不能容忍中国成为科技强国,取代美国的科技优势地位。
所以,当中国公布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美国突然警觉起来,意识到中国要与其争夺科技主导权。特别是当华为在5G技术领先世界时,美国产生了焦虑,恐惧将丧失未来科技的主导权,于是开始对中国进行全面的科技围剿。
邓公一直认为发达国家对中国始终是有戒心的,随着中国的发展壮大,国际上有人会对中国有敌视和恐惧心理。他的态度是,朋友还要交,但心中要有数。
但奈何美国的误解很深,并产生了“敌视和恐惧心理”,认定只有中国有实力挑战它,就把中国视为最主要竞争对手,而加以遏制。
如果说需要反省,可能中国舆论的调子高了点,让美国感到了中国的“雄心”与“野心”,害怕了。如果中国低调处理,只做不说,就不会过早暴露战略意图,也许美国不会这么快就冲着中国而来,尽管冲突是迟早的事。
第四个战略误判:“一带一路”在地缘政治上构成挑战
中国在2013年宣布了雄心勃勃的“一带一路”计划,基础设施项目涉及亚洲、欧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126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
这个计划太过宏伟,几乎囊括了整个世界。这引起美国警觉和不安,认为这是新版“马歇尔计划”,中国要当世界领袖,在地缘政治上挑战美国。尤其是中国发起建立亚洲基础设施开发银行,吸引了包括英国在内的欧亚国家的欢迎,被美国认为中国要颠覆二战后的国际秩序。
尽管中国政府遵循邓公要求,反复重申中国永远不称霸,也永远不当头,但奈何“一带一路”影响太大,搅动了整个世界,想不引起美国注意都不行。实际上,在此之前,美国一直提及中国“珍珠链计划”,但因为中国一直否认,且没有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上,也没有宣传,始终只停留在猜忌上。
当中国高分贝推出“一带一路”战略后,美国立即认为这是要跟它分庭抗礼,挑战其领导地位。
为了抵消中国“一带一路”的影响,美国在2017年底开始推行“自由开放印太战略”。
第五个战略误判:中国跟美国的敌人发展关系被认为是对着干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干涉他国内政,按照和平共处的原则跟一切国家发展正常外交关系。
但这可能就动了美国的奶酪。
美国视俄罗斯、伊朗、朝鲜、古巴、委内瑞拉这些是敌人,对它们实施制裁。但中国却不管这些,照样跟他们发展关系。
这就犯了忌讳!
比如,克里米亚事件以后,美国制裁俄罗斯,中国却在经济上大力支持它,特别是以2700亿美元的大单采购俄石油,这被美国理解为“邪恶轴心”的出现;
美国制裁朝鲜,而中国以人道主义精神向朝鲜提供必要的物资,也被认为是与其对着干;
川普要让伊朗石油销售归零,中国却照常跟伊朗进行商务来往,犯了川普政府的禁忌,于是搞出一个“孟晚舟案”;
中国还与美国所敌视的古巴、委内瑞拉、津巴布韦等国合作,也被视为跟美国作对;
甚至南美洲的萨尔瓦多与台湾断交,并在这个被美国视为后院的国家租借了被误认为可以用于军事目的的港口-美国由此作出了过度反应,居然撤回了美国大使。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这些事情迭加在一起,让美国人误以为,中国有意联合反美力量挑战美国。
第六个战略误判:以“红色帝国”的姿态挑战西方秩序
当年,邓公清醒的看到横亘在中美之间的最大障碍是政治制度和价值观的对立。
所以,邓公坚持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论亲疏。他反复强调,坚持同所有国家都来往,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他们从容地发展关系,不搞意识形态的争论。
这一外交方针获得越来越多的国家的欢迎,从而打开了很多外交僵局,也跟美国及整个西方国家改善了关系。
为了尽可能地避免美国以目前敌对方式来判断中国,邓公主张在国内不争论“姓社”与“姓资”问题,以避免激起美国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化的政治解读。当然,这不是要放弃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是要争取尽可能长的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奠定国家强大的物质基础。
但是,毕竟中美在意识形态上根本对立,毕竟中国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所以当中共近些年提出“不忘初心”-“不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不忘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党内强调共产主义信仰,但仍然被美国方面望文生义地误解为中共要退回到过去的革命斗争道路上去。
加上在民营企业以及一些外资企业建立中共党组织,也被误解为恢复“党的一元化领导”。
美国由此对中国式发展模式产生严重疑虑,加上极端反华势力渲染中国“红色”威胁,妖魔化为“红色帝国”,从而认定中国不会接受美式民主政治,与中国接触政策失败。
凡此种种,美国认为中国不但在强势崛起,而且是以现代科技武装起来的雄厚实力、以“红色帝国”的姿态向外扩张,以破坏国际现行秩序的方式强势崛起,与以美国为首的世界文明秩序相抗衡。
以去年7月23日蓬佩奥的反华反共演讲为标志,美国政府公开举起反华反共旗帜,明确地把中共看作是继苏俄之后的美国意识形态上的“头号敌人”。
蓬佩奥更明确地提出:“共产主义中国已经在我们国境之内,如果自由世界不改变共产主义中国,共产主义中国就会改变我们”。
这也表明,美国保守决策精英层,从西方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正确”立场,对中国的“红色帝国”的错误定位已经成型。
美国重回麦卡锡主义!
美国对中国的猜忌由来已久,误解已经很深,特别是近年来在一些右翼政客和媒体渲染下,这种猜忌和误解已经在美国民众中变得十分广泛而深入,逐渐变成主流社会共识,造成美国民意对中国的负面看法居高不下。
美国现在有一个奇特现象:两党斗得你死我活,社会严重撕裂,但在应对中国挑战的这一认知上,却保持高度一致。
众所周知,历史上许多战争冲突,往往就是在这种战略误判与利益争端的恶性互动中不经意地发生的。
当然,中国不会由于美国的战略误判而放弃自己的政治制度和道路选择,也会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