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会谈重演 克里跟中国没谈拢无声离去

克里与中方气候特使闭门会谈,前后4天都没有公开行程,没有新闻报道,离开时也没有发表联合声明,中美双方也都未透露丁点详情。
365j.me 阿拉斯加会谈重演 克里跟中国没谈拢无声离去 阿拉斯加会谈重演 克里跟中国没谈拢无声离去

1 阿拉斯加会谈重演

克里来了又走了,来得悄无声息,走得无声无息,就像没来过一样。

据小道消息,他是4月14日晚独自乘坐巴士到达会谈地点-东郊宾馆,没有欢迎接待,就跟杨洁篪、王毅去阿拉斯加一样,就是不知道他是否也是排队吃泡面?

克里与中方气候特使闭门会谈,前后4天都没有公开行程,没有新闻报道,中美双方也都未透露丁点详情。

会谈结束后没有联合记者会,克里离开时也没有发表联合声明,在他抵达韩国时,美国国务院官网先行发布联合声明,而一天后中国才发联合声明。

冰冷的气氛象征着中美关系的冰点!

与此相反,中国在此期间高调报道了中法德首脑的视频气候峰会。之后,才公布了中共政治局常委韩正与克里4月16日曾举行视频会议。

韩正在视频会议上声称,中方“高度重视与美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对话与合作”,并欢迎美国重返巴黎协定,期待美方“承担自己的责任,做出必要的贡献”。

韩正要求华盛顿“说明如何填补过去四年留下的空白,特别是在为绿色气候基金提供资金方面”。

这就是说,美国不能空口白牙说大话,而要实实在在拿钱出来。

对于克里访华,国际舆论场热潮到天上,中国媒体冷静如冰。

这是为何?

没有一个字说明的背后是天量信息!

克里在中国没有谈拢!

中美这次没有像阿拉斯加会谈那样,双方当着媒体吵起来,而是像冰一样封存了彼此冲突——这就是新冷战!

外界评论:中国对拜登新政权的期待全盘落空!

2 中国对克里之行不抱期望

首先,克里不是带着善意来的。

说巧不巧,4月13日,美国国务院发布美国气候问题特使克里访华消息,并发表声明施压中国;

在克里启程前往上海当天,美国总统拜登派他的好友、前美国参议员多德率领一个高级代表团访台;

克里在华期间,美日首脑会谈将全部矛头对准中国,且再次将台海纳入联合声明,中美关系、中日关系倒退52年!

这被中国视为明显的挑衅,就如美国在阿拉斯加会谈前的做派一个样!

所以,中国本来就对克里之行不抱期望!

3 克里前来施压中国

在中国看来,克里是来协商,而是来施压的,试图强迫中国接受美国的要求!

表面上看,他是为了应对气候问题而来,甚至被误读为前来破冰。

在他到访前,拜登在气候问题上发表言辞尖锐地言论,强调美国要对华态度强硬,还对中国在能源方面继续使用煤炭加以谴责;

美国国务院提出警告称,中国如果不拿出进一步的重大行动,我们就不能够成功应对气候挑战;

4月13日,克里启程前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说,他的团队致力于找到办法,迫使中国对其在气候谈判中做出的承诺负责,减少导致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排放;

克里甚至把气候问题跟经济和人权问题扯在一起,表示不会在经济问题或人权问题上与中国妥协。

这哪里是来商讨问题的!

克里还说,作为一个工业大国,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克里说,卫星和其他新技术将使美国能够监测全球各国的排放情况。

这就是说,中国排放乃至一切活动都将在美国严密监控下!

于是,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对美联社表示,美国强调美中对抗,这种做法“太消极”。他表示,北京不太可能在下周拜登倡导的气候变化峰会上做出任何新的承诺。

美国知名保守派专栏作家、律师章家敦表示,如果中方不做出新承诺,那么美国与中国谈论气候变化将毫无意义。

4 克里此行还毫无成果

克里的另一重任务:施压中国配合美国造势,参加拜登主持的全球气候峰会。

根据华盛顿的消息,拜登计划4月22日和23日在线上举行全球气候峰会,会议将围绕全球变暖对策国际框架《巴黎协定》要求的2030年前减排目标等进行磋商。

据悉,一共有40个国家领导人受邀参加,其中包括中俄领导人。

拜登对这次气候峰会十分重视,有了中国缺席约翰逊举办的“全球气候大会”,对中国参加与否十分在乎。

但拜登邀请中俄元首参加峰会动机也不单纯:他试图让中国明白“美国回来了”,美国而非中国才是多边主义的主导者,施压中国作为普通一员加入其中。

川普的单边主义让美国一度失去了全球化的话语权,而在美国精英看来中国正在主导全球化进程。

气候变化是拜登竞选期间主打的议题之一,他看到了气候问题的紧迫性,在总统就职首日即宣布美国重返巴黎气候协定。。

拜登在克里到访中国前刚刚发表了署名文章“美国为何必须再次带头”,在气候问题上对中国说三道四。他表示美国在气候领域也要重回世界领导地位。

拜登要借这次峰会实现一个“气候政治”目的,来显示和检验美国在气候领域重回世界领导地位。如果气候峰会成功举办,表明美国在世界的领导权和影响力也重新回归,这将会增强美国在对中国竞争和对抗时的自信力,包括排挤中国在气候领域的话语权。

据悉,拜登将在这场峰会之前公布其2030年的减排目标,并宣称这一目标是”雄心勃勃的”。拜登也呼吁其它国家领导人,利用这次虚拟会议的机会,也采取相应的行动。

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美中是全球两个最大的碳排放国家,它们各自的行动及其合作攸关全球减排目标的实现。

但这需要中国方面接受美国方案,积极配合。如果中国领导人能够出席气候峰会,等于向外界释放出中国不得不接受美国在气候领域领导权的印象,因为该次峰会是由美国倡议和主导的。

如果中国领导人不参加由拜登主持的峰会,如果中国不接受美国方案,美国还是应对气候问题的领导者吗?

中国当然不会买账!

中国看穿了克里此行的用意,在克里抵达上海次日抢先宣布中国领导人受邀参加4月16日中法德气候视讯峰会,并公布了三方视频会议,三国领导人就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中欧关系、抗疫合作以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盘点可见,这是去年以来中国领导人第6次与法国总统马克龙通电话,第5次与德国总理默克尔通电话,三国领导人还多次在国际多边会议场合隔空对话,保持密切沟通。

在三国视频峰会上,中国再次重申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马克龙表示,这一重大承诺体现了中方主动承担重要责任。默克尔则表示,中国宣布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既具雄心,也富挑战,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非常重要。

恐怕这些都会让拜登感到难堪吧?

而且截至目前,中国并没有承诺国家元首会出席拜登主持的气候峰会。据我判断,中国可能会与俄罗斯协调立场,而俄罗斯因拜登政府的严厉制裁而与美国关系恶化,普京很可能不会出席这一峰会。

推荐阅读
Facebook 脸书
Twitter 推特
Reddit
Telegram
WhatsApp
Email 邮件
PRINT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