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马克龙进军印太的目标不是中国

法国高调进入印太地区,自称印太大国。法国的印太战略早已有之,但它的目标不是针对中国,而是维护其在印太的利益,重点是南太平洋至印度洋,捎带梦想回归东南半岛。
365j.me 马克龙进军印太的目标不是中国 马克龙进军印太的目标不是中国

1 法国自称“印太大国”

法国最近高调进入印太地区,根本就是把自己当作印太大国!

它主导与美日印澳四国在孟加拉湾为期三天的联合军演,已于4月5日登场。这是印太地区一个重要的军事安全和地缘政治信号,也是法国与美日印澳联手推进印太战略的一大动向。

法国军舰还穿越南海、台海和东海,抵达日本。它宣布要参加美日在日本本岛举行的联合军演。

更有甚者,法国自称“印太大国”!

印象中的法国是地理上的西欧国家,距离印太地区十分遥远,不属于印太国家,各方都对其大张旗鼓地走向亚太一脸蒙圈。

国人更不理解,都以为法国是跟随美国对付中国,社交平台一片谴责声。你读了到最后,便会发现自己的判断错了!

2 法国的印太利益

法国为何如此大张旗鼓地走向亚太?

首先,跟英德等国家不同,法国在印太有自己的利益和太多的因果牵扯。

历史上,法国是仅次于英国的殖民帝国,本土之外有两个曾经的势力范围:一个是非洲-主要是北非-所以当年它高调牵头打击利比亚;

另一个是东南亚的东南半岛,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1883年占领越南,强迫越南订立法安《顺化条约》,使越南脱离中国的藩属地位,成为法国的保护国。1893年法国人在东南半岛建立第一个印度支那联邦,法国殖民时期用法语“Indochine”(印度支那)称呼该地区。

法国也曾觊觎中国西南地区,跟当时的清朝打了一仗,结果失败了-是西方列强中唯一被清朝打败的国家。法国战败的地方叫做镇南关,即广西的友谊关。

二战后,随着对法国独立战争,1954年日内瓦会议以后,法属印度支那各国获得独立。

但是,法国一直怀揣当年的殖民梦想,试图找回当年的感觉。——马克龙的第一个目标是越南!

此外,法国在印太地区拥有众多海外领土,如马约特、留尼汪岛、新喀里多尼亚和法属波利尼西亚,这些领土使法国成为印太地区的世界第二大专属经济区,拥有面积达1100万多平方公里,仅次于美国。

法国在印太地区拥有160万法国公民。

除了广泛的海洋足迹外,法国还与印度洋的5个国家和太平洋的12个国家临近。

因为历史的情节和现实利益,法国在过去几年在印太地区的经济联系显著增长。法国对非欧盟国家的出口中超过三分之一流向了印太地区;2018年对印太地区的直接投资达3200亿欧元,比2008年增长75%;现有7000多家法国子公司在印太地区。

早在2019年,法国就强调了它在印太的利益所在!

3 法国早就在印太了

因为有这些利益所在,法国国防部早就将印度—太平洋地区划分成了法国的几大“责任区”,并将法国8000名士兵和数十艘战舰预先部署在了几个重要的基地上。

据报道,这支部队的力量占到了法国在海外永久军事部署的近60%。一旦今后印太地区发生战事,法国认为有军事干预的必要,法国可以利用这些军事力量打头阵,并利用他们接应法国后续大部队。

值得一提的是,法国与印度的军事关系也很深。早在冷战期间就介入印度军售,冷战结束后,与新德里建立主要防务伙伴的关系,并促进印度核武器计划与1998年印度核试验后全球防扩散令之间某种和解的桥梁。

近几年,印度从法国购买大量军事装备,去年法国向印度提供了包括“阵风”战机在内的近900亿军售订单。

在世界大国都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印太地区前,法国早就悄无声息地早将军事安全战略的支点延展到了印太地区。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智库的文章指出,法国自1990年代以来就加大了对印太地区的渗透。

现在法国只是借美国之势,公开和扩大它的印太行动,首先就选择在孟加拉湾拉印度等国进行联合军演造势。

4 法国的印太战略

法国的印太战略早已有之!

法国早1990年代就积极地在太平洋区域发挥“更具建设性的作用”。它1996年在法属波利尼西亚进行了极具争议的核试验;1998年签署《努梅亚协议》,支持了新喀里多尼亚的自治进程,有效地改善了与澳大利亚和南太区域的双边关系,从而奠定了在南太平洋的大国地位。

并与该区域一些国家进行了高级别对话,以加强军事伙伴关系,并参加海上演习。法国还更多地参加了南太平洋国防部长会议或印度洋海军专题讨论会等区域会议,将与新德里和堪培拉的战略伙伴关系作为“其长期外交努力的核心”。

马克龙当选法国总统第二年,2018年5月3日,他在澳大利亚悉尼花园岛军事基地发表演讲,首次正式将法国描述为“印度-太平洋大国”,并公布了法国对该地区的战略大纲。

马克龙在采纳美日印太战略新概念时,进一步深化了自己的认识。他认为印太具有区域的连贯性及其日益增强的地缘政治中心地位。他以法国在印太地区的海外领土为圆心,将印太的地理定义从最西部(即印度洋与非洲的接壤地区)一直扩展到了整个南太平洋和东太平洋地区法国拥有领地的更广大区域。

可见马克龙的战略视野之广、野心之大!

但他的重点是南太平洋至印度洋,平衡澳大利亚、可能稍带印度是第二个目标!

2019年5月,法国正式公布了《法国印太防务战略报告》。这是对马克龙之前就“印太战略”提出的一系列思想和陆陆续续发表的相关言论,进行全面系统的归纳提炼。

报告强化了这一点,声称法国不仅是印太国家,而且是“与印太安全形势发展变化息息相关的印太大国”。

报告称,近几年来随着国际战略重心的东移,中国、印度等新兴大国的迅速崛起,印太地区在国际地缘战略中的地位日趋重要,特别是美国特朗普政府提出“印太战略”后,法国需要积极调整印太政策,推出自己的印太防务战略,以彰显法国在印太地区的存在,从而在新的地缘战略中拥有自己的话语权,重塑法国的世界大国地位。

5 马克龙的大国情怀源于戴高乐

马克龙的大国情怀和战略野心源于戴高乐

戴高乐有着拿破仑式的大国情节。他一生致力于“法兰西的伟大”和实践法兰西对世界的“一种看法”(Une certaine idée de France)。

在戴高乐的所有外交实践中,一切都围绕着法国最高的国家利益,从而使其能够超越联盟、意识形态,甚至个人友谊。

因为如此,戴高乐没有少跟美国发声激烈碰撞:

二战时,因对欧洲战场和法国地位的看法相左,戴高乐就跟罗斯福杠上了。让戴高乐怒不可遏的是,罗斯福居然想把法国东部的阿尔萨斯、洛林和香槟三个地区从法国分割出去,与比利时法语区建立一个所谓的“瓦隆国”作为德法之间的缓冲国。

罗斯福甚至要将法国作为战败国,像德国、意大利一样置于美国的军事管辖下,为此还偷偷摸摸印制了占领区的货币。

此外,就解放巴黎、保卫斯特拉斯堡、占领德国等问题上,戴高乐与罗斯福针锋相对,多次进入严峻的零和博弈,最终使罗斯福作出让步。

战后,戴高乐与美国在外交上的冲撞更加激烈,从发展法国独立的核打击力量到公开批评美国对越南的侵略,拒绝美国在法国储存核弹头和建立中程导弹基地,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把美军和北约总部赶出法国、率先退出美国主导的黄金池……一而再,再而三地挑战美国霸权,凸显了法国独立自主外交。

戴高乐还两次用否决权把英国挡在欧共体门外。在戴高乐看来,英国就是美国安插在欧共体内的“特洛伊木马”,法国必须予以迎头痛击。

更有甚者,戴高乐不顾美国反对,在西方大国中率先承认新中国。戴高乐在1964年1月30日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与新中国建交不过是法国对客观世界存在的一种承认,这是一种国与国的正常关系,无关乎国与国之间的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差异。

戴高乐率先承认新中国,也使中法关系从一开始就具备了有别于其它西方大国的特殊因素。

前述各种例子说明,在戴高乐的眼中只有国家利益,不存在所谓西方阵营的价值联盟利益。当价值联盟利益与国家利益冲突时,价值联盟让路。

受戴高乐的独立自主政策和他的独立特行个人特质的影响,几乎之后的所有法国领导人都怀有实现大国的浪漫主义和独立特行的外交方式。

6 马克龙的目标不是中国

法国人就是这样,哪里是世界中心,哪里是热点,哪里发生大事件,它一定会出现在那里,绝不缺席。

但是,马克龙进军印太主要目标不是遏制中国,除了一种大国情怀外,还有历史的眷顾,以及维护其在印太的海外利益。

跟美国的印太战略概念不同,美国侧重印太沿岸国家及军事、安全方面,而法国则主要强调印太的海域地区,且在军事安全之外还加上了经济和贸易,足见法兰西人的视野宽阔。

而且,跟美国为了遏制而着力经营南海周边和东北亚地区国家不同,法国的重点是向南太平洋地区渗透把与新德里和堪培拉的战略伙伴关系作为“其长期外交努力的核心”。

尽管法国军舰在向南海游弋,那是它在炫耀过去殖民东南半岛的辉煌,也不乏想重回金兰湾,以显示其从历史到现在的大国存在感。

尽管它前往日本参加联合军演,也不过是拉抬身价而已。

这些都不是刻意针对中国,我们不可反应过度。

马克龙还想扮演一种角色:在印太地区“集中精力扮演战略平衡角色”,即平衡或协调中美关系。正如马克龙所说,法国是印太地区中“调解、包容和稳定的力量”,旨在促进该区域的“稳定、法治和多极秩序”。

实际上,德国的默克尔也曾表示了跟马克龙相同的立场!

当然,也不排除法德的天平发生不利于中国的倾斜。

推荐阅读
Facebook 脸书
Twitter 推特
Reddit
Telegram
WhatsApp
Email 邮件
PRINT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