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川普颠覆美国民主制度 总统大选被迫改变规则

第一个颠覆:不打断对方讲话的辩论规则

365j.me-川普颠覆美国民主制度-总统大选被迫改变规则

大选自由辩论集言论自由、选民自我判断、自由选择于一体,是美国一直自傲的民主方式。在辩论中,相互让对方把话讲完,相互认真聆听,以谦谦君子的绅士风度,展现修养、耐心和包容。

也可以说,美国大选辩论应该是一场”有尊严的辩论”:相互尊重!

但是,这一次美国大选辩论让全世界跌破眼球,彻底颠覆了人们的三观。

这场辩论与其说是辩论,不如说是一场用“打断”方式阻止对方讲话的丑陋表演。

美国总统大选的首场电视辩论于美国时间9月29日晚上登场,全长90分钟。这是一场极为混乱、让人烦躁、煎熬和漫长的电视辩论。

川普初看似绅士,西装革履,打着黑底红条领带,但在辩论现场表现粗暴,毫无修养,开场不到三分钟,他就多次打断拜登、还有主持人,并且以一种攻击性持续下去。给人的印象,特朗普就是要全力碾压拜登。

电视辩论: 现任总统特朗普在90分钟内总共打断对手拜登73次之多,驳斥拜登15次,而拜登则驳斥他4次。这就是说,川普平均每1分23秒就打断拜登一次,几乎拜登每说一句话,他就打断,根本不让拜登把话说完。

华莱士表示,特朗普140次打断拜登和他。照此计算,不到一分钟就会打断对方。

面对这种情况,资深主持人华莱士(Chris Wallace)努力调停也徒劳无功。

拜登只得用用讪笑和嘲讽回应,终于在18分钟时忍不住斥责特朗普“先生,你能闭嘴吗?”

实际上,在这个夜晚的整个90分钟内,人们会想对双方都这么说。

虽然辩论会照理需要依照答题顺序回答主持人提问,任何一方也不能打断对方发言,但这次特朗普无视这些规定,让辩论会沦为双方互相抨击的场合,特朗普、拜登、主持人的声音交叠在一起。

根据CBS统计, 2016年特朗普在首次辩论中打断对手希拉里(Hillary Clinton)的次数仅37次。

显然,随意打断别人讲话,是川普的一贯做派。记者会上,只要不如意,就指着记者说“假新闻”,或怒怼记者,或粗暴要记者滚出去。

由于川普的做派,辩论现场陷入混乱,福克斯新闻主播华莱士(Chris Wallace)不得不提高音量要求双方冷静发言,他在整场辩论中声嘶力竭地维持秩序,提醒川遵守辩论规则,接近辩论末尾时,更再次要求特朗普停止打断对手发言,让拜登把话讲完,特朗普反指拜登也有打断,华莱士说特朗普打断的次数更多

后来,随着特朗普攻击性不断继续,拜登也不甘示弱,批评特朗普是“小丑”、“种族主义者”、“普京的小狗”。

美国电视CNN主播在辩论后评论道,这是“非常恐怖”、“像屎一样的一场秀”。华盛顿邮报、英国广播公司、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等也称这场辩论“混乱”。半岛电视台称特朗普等于是给拜登一份“礼物”。

在推特上,辩论主持人华莱士更因未能阻止特朗普打断拜登遭到批评。

总统大选可能由此被迫改变规则。鉴于特朗普频频打断对方发言、从而引发辩论现场混乱的情况,传出美国总统辩论委员会将改变规则,必要时切断麦克风。这也对特朗普不利。

在华盛顿从事金融工作的Tiffany也对德国之声说,”如果这场辩论是在视频软件Zoom上进行的,估计特朗普早就被静音了。他实在太吵了!”

德国《时代周报》题为”愤怒的白人男性”的文章写道:”特朗普在与拜登的首场电视对决中,展示了他好斗的一面。而挑战者也以进攻为主。(整场)令人无法忍受。”

因为这场“辩论”的混乱,持续的打断让人几乎无法跟得上提出的论据,辩论主题被掩盖了,变成次要的、可有可无的东西。

第二个颠覆:拒绝承诺和平接受选举结果

对于他选举失败是否会痛痛快快地撤离白宫这个问题,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始终采取回避的态度。他多此或明或暗地表示他不想“让位”。每当被问到是否会接受大选结果时,他都拒绝用“Yes”明确答复。

当记者提问:如果其民主党对手拜登(Joe Biden)11月3日选举获胜,他是否会和平让位时,特朗普说”到时候走着瞧”。

早在7月份,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频道的一次采访时,特朗普就已经表示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承认选举结果。他当时说,他既不会肯定也不会否定。拜登竞选团队的表态则和夏季的立场相同:”由美国人民决定这次大选。美国政府完全有能力将未经授权的人员送出白宫。”

特朗普还总是说选举可能作弊,尤其说得较多的是邮寄选票有舞弊。言下之意,只要他认为有舞弊就不承认选举结果。

美国不少研究选举的专家认为,这很荒谬!特朗普担心自己管理下的政府机构产生的选举结果反而会对自己”不公平”,这实际上证明特朗普慌了,对选举结果没有信心。

由于因新冠疫情的原因,当下邮寄投票可以说比以往更为重要。但是特朗普则一再强调邮政投票增加选举舞弊的可能性,不过他却拿不出任何证据。对此,拜登也在辩论中反驳说特朗普质疑邮寄投票造假是害怕选举结果。

现在美国舆论普遍担心如果11月3日选举结果还未统计完的情况下,特朗普会先宣布自己胜利以造成混乱;或者如果拜登以微弱优势胜出,特朗普会不认可这个结果。

这种担心因为特朗普在辩论中声称”如果我看见数万选票被操纵,我不会接受结果”而加重。跟特朗普相反,拜登则表示自己无论输赢都会接受选举结果。

不仅如此,特朗普常常以近乎威胁的方式拒绝承诺接受选举结果。他呼吁支持他的粉丝在大选时去巡视、检查投票站,是否有作弊行为。

第三个颠覆:让最高法院为选举中为共和党服务

特朗普寄希望于引发争论时由最高法院裁定,而他正在创造最高法院中保守派法官的绝对优势,以作出对他有利的裁定。

特朗普几次说可能会由最高法院去审视这些选票。他多此表示,他希望选举最终在最高法院结束。他补充说,这也是为什么最高法院再次保持九名法官的原因。

美国最高法院共有9名终身制大法官。金斯伯格法官逝世之后,剩下的八位法官中,有五位被认为是保守派。特朗普可以通过任命来巩固最高法院中的保守派力量。迄今为止,特朗普已经新任命了2名大法官。

特朗普违背大选年不提名和任命大法官的传统,在前任大法官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去世仅数天后,迫不及待地在大选前(9月26日)提名保守派人士艾米·康尼·巴雷特(Amy Coney Barrett)出任最高法院大法官一职,以图递补日前逝世的自由派大法官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为了在11月3日总统大选以前确认,共和党占优势的参议院将加紧进行确认程序。

特朗普迅速任命新人选一事引发激烈争议。民主党人和部分共和党人则要求等到总统选举结束之后。拜登呼吁参议院”在美国人民投票之后再投票确认大法官人选”。

民主党的理由很充分,2016年奥巴马准备提名一名大法官,但共和党控制的参议院以大选之年不应提名和任命大法官为名,阻止了奥巴马的提名。

拜登向记者感叹到:”我们这是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啊?” 他说,特朗普一些有失理性的言论已经不再让他感到惊讶。

人们回想20年前的那一次总统大选。在2000年11月大选中小布什以微弱多数胜选数周之后,才在12月最高法院做出裁决之后正式成为美国总统。

第四个颠覆:西方信奉的美国政治文化成最大输家

在美国,电视辩论一直都是一场大型秀,精心设计的戏剧。掌握选票的选民对它的期待相应很高,国际舆论也高度关注,希望从中看到这个世界最强大的国家怎样展现它的政治文化,从中产生什么样的领袖,去判断未来执政的政策和轨迹。

但是,这一次美国搞砸了,不仅美国民众,而且全球都感到了混乱,一场恶斗,丝毫没有那个曾引以自豪的美式民主和美式绅士。

德国之声转引《时代周报》的一篇文章说:”90分钟后,终于结束了。双方阵营自然都可以宣称自己的参选人获得了这场对决的胜利。……这场辩论没有清楚的赢家。这样的水平之下,输家首先是选民们。”

瑞士《新苏黎世报》评论认为,这场辩论是美国政治形势的缩影:甚至无法进行一场有尊严的辩论。评论认为,两位总统参选人的对决带有个人攻击,而不是以内容上的论辩为主。对于深层问题几乎没有提出解决的思路,而是沦为一场真人秀。电视辩论反映出这个国家无法达成共识的混乱。

评论写道:”总统特朗普要承担首要责任,他的战略是像推土机一样压过一切,不给讨论留空间。……尽管如此,拜登也多次因此失控。他称总统是小丑和种族主义者。辩论进行了还不到20分钟,拜登一句’住嘴’就脱口而出。”

评论说,对于民调落后的特朗普来说,这场辩论成为一场失去的机会。”那么他因此输了吗?要等到选举后才知道。四年前,希拉里·克林顿被视为三场与特朗普电视对决的赢家,但进入白宫的却是后者。但毫无疑问,输家是美国的政治文化。”

德国媒体认为,美国大选的首场辩论是“拳击赛与戏剧表演的混合”。

《南德意志报》指出:美国新近的历史上恐怕没有哪一场总统竞选电视辩论如此激烈。不过,90分钟后,并没有一方被打倒在地,而是正相反。

该报转载的文章说道:”要描述美国总统竞选电视辩论,有两种可能的类比。一是拳击比赛。…… 最终,一方休克,或者至少按比分失败。二是戏剧表演。两位演员走上舞台,无视导演给出的指令,因为他们都只面对自己的观众。那么最终很可能双方都摆出胜利者的姿态,…… 对方发出嘘声,自己的粉丝则发出欢呼。”

文章写道,特朗普与拜登的电视辩论是拳击赛和戏剧表演的混合。”过程粗暴,击出能使人休克的重拳,打中下巴,一段时间里可以说还流了血。”但是,”无论是特朗普还是拜登,都可以满意地飞回家。因为双方在戏剧上的表现,都相当不错。”

德媒评论,至于这场辩论对美国选民来说,能有多大帮助,令人疑惑。但另一方面,到底还有没有相当数量的尚未做出决定的“中间选民”,也令人疑惑。“因此,更有可能的是,辩论让阵营之间的鸿沟加剧,而不是诱导选民换边站。”

推荐阅读
Facebook 脸书
Twitter 推特
Reddit
Telegram
WhatsApp
Email 邮件
PRINT 打印